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筋膜炎怎样治疗

2025.09.15 22:25

筋膜炎可通过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缓解、局部注射治疗、中医调理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制动:急性期需减少患处活动,避免加重炎症反应。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减轻肌肉筋膜牵拉。制动时间根据症状调整,通常需2至4周,期间可配合轻柔拉伸防止粘连。慢性期逐步恢复活动,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疲劳。

2.物理治疗: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至20分钟,每日2至3次。超声波或冲击波可缓解深层炎症,需专业医师操作。低频电疗能放松肌肉,减轻疼痛。物理治疗需持续1至2个月,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

3.药物缓解: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使用,口服或外敷凝胶制剂。严重疼痛可搭配肌肉松弛剂,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中药贴敷如活血化瘀类膏药也有辅助作用。药物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

4.局部注射治疗:对顽固性疼痛可采用糖皮质激素与麻醉剂混合注射,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注射后需保护患处,避免感染。每年注射不超过3次,防止肌腱或软组织损伤。

5.中医调理:针灸选取阿是穴及邻近经络穴位,调和气血。推拿以揉捏、拨筋手法松解粘连,每周2至3次。艾灸温通经络,适合寒湿型筋膜炎。中药内服需辨证施治,常用方剂如独活寄生汤加减。

治疗期间避免受凉或过度劳累,饮食清淡少油腻。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增强肌肉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