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月经倒经是怎么回事

2025.04.14 16:13

月经倒经是指经血逆流进入腹腔而非正常排出体外,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畸形、盆腔炎症、手术创伤、内分泌失调。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月经倒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随月经周期脱落并排出体外,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部分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子宫外,如卵巢、输卵管或盆腔其他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同样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出血,但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经血逆流进入腹腔,引发疼痛和炎症反应。

2.子宫畸形: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可能导致经血排出受阻。畸形子宫的结构异常使得经血无法顺利通过宫颈排出,部分经血可能逆流进入输卵管或腹腔。这种情况不仅会引起月经倒经,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增加不孕或流产的风险。

3.盆腔炎症:盆腔炎症是月经倒经的常见诱因之一。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或堵塞,阻碍经血正常排出。炎症还可能引起盆腔内组织充血和水肿,增加经血逆流的可能性。慢性盆腔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加重月经倒经的症状,并引发其他并发症。

4.手术创伤:盆腔或子宫手术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可能造成子宫或输卵管结构损伤,导致经血排出不畅。手术创伤还可能引起局部粘连,进一步阻碍经血正常流动,增加经血逆流的风险。术后护理不当或感染也可能加重月经倒经的症状。

5.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或脱落不完全,增加经血逆流的可能性。内分泌失调还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减弱经血排出的动力,进一步加重月经倒经的症状。

月经倒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涉及解剖结构、炎症反应、内分泌调节等多个方面。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对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