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血清前白蛋白低怎么办

2025.09.23 10:48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偏低通常反映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或炎症状态,需结合具体病因调整饮食、治疗原发病或补充营养。

血清前白蛋白是评估营养状况和肝脏合成功能的敏感指标。若检测结果偏低,首先需排查常见原因。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如慢性肠炎或代谢消耗增加如感染、肿瘤均可导致前白蛋白合成减少。肝功能受损时,肝脏合成能力下降也会直接影响其水平。急性炎症反应会加速前白蛋白分解,造成短暂性降低。改善措施需针对病因:营养不良者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蛋、瘦肉和维生素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肝病患者需护肝治疗并控制病因如戒酒、抗病毒;炎症性疾病应积极抗感染或控制原发病。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补充高蛋白饮食加重肝肾负担,尤其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长期偏低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炎症指标及营养评估,动态监测治疗效果。若伴随水肿、乏力等症状,需警惕低蛋白血症的并发症,如免疫力下降或伤口愈合延迟。检查前空腹时间过长或脱水可能干扰结果,需规范采血流程确保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