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支原体感染是怎么传染的

2025.06.25 11:54

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接触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飞沫传播:支原体存在于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给周围人群。飞沫在空气中短距离悬浮,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在封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风险更高。

2.密切接触传播:与感染者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如共用餐具、毛巾或亲密拥抱等行为,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家庭或集体生活中容易发生此类传播。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支原体后,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生殖道分泌物是主要传播途径,可能引起新生儿呼吸道或全身感染。

4.医源性传播:医疗机构中未严格消毒的器械、设备或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支原体传播。例如使用污染的呼吸机、导管或手术器械,可能将病原体带入患者体内。

5.性接触传播:支原体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尤其是生殖道感染的患者。黏膜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可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增加伴侣间的传播风险。

感染后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孕妇应定期检查,发现感染需积极干预。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防止交叉感染。性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有助于减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