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失去嗅觉应该怎么办

2025.09.25 16:46

嗅觉丧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鼻窦炎、头部外伤或神经系统疾病等。若出现嗅觉减退或完全丧失,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恢复功能。部分情况如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可能自愈,但专业评估能排除严重疾病风险。

嗅觉功能与鼻腔黏膜、嗅神经及大脑处理中枢密切相关。感冒或过敏导致的鼻塞通常为暂时性嗅觉下降,炎症消退后可恢复。若长期无改善,需考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或神经损伤等问题。医生可能通过鼻内镜、CT或MRI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药物、手术或嗅觉训练等干预措施。嗅觉训练通过反复嗅闻特定气味如柠檬、玫瑰等刺激神经再生,对部分患者有效。

避免自行使用强刺激性物质尝试恢复嗅觉,可能损伤鼻腔黏膜。吸烟、接触化学粉尘等会加重嗅觉损伤,需远离有害环境。头部外伤后伴随嗅觉丧失应尽快就诊,可能存在颅脑损伤风险。老年人突发嗅觉减退需警惕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或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日常注意营养均衡,补充锌和维生素B族可能对神经修复有益,但需遵医嘱。嗅觉未恢复期间需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避免误食变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