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突发脑血管疾病该如何治疗

2025.03.07 20:04

突发脑血管疾病需立即就医、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和血糖、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突发脑血管疾病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让患者平躺,头部稍微抬高,避免剧烈移动。及时就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启动急救流程,进行专业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呕吐,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此时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氧气供应充足,避免脑组织因缺氧而进一步受损。

3.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并根据情况使用降压药物或胰岛素进行治疗。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减少脑出血或脑梗死的风险,改善预后。

4.进行影像学检查:为了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患者需要进行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脑部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帮助医生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5.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通常使用溶栓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以恢复脑部血流。对于脑出血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或降低颅内压。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减少后遗症。

突发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而专业的处理。除了上述措施外,患者还需要在康复期进行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和心理支持,以促进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