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损伤的康复需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脊髓损伤的康复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保持关节活动度、加强肌肉训练、改善排尿功能、关注心理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肺炎等并发症,需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少局部压力。呼吸道管理包括拍背排痰、深呼吸训练,避免分泌物滞留。体温调节障碍患者需注意环境温度,防止高热或低体温。

2.保持关节活动度:瘫痪肢体关节易僵硬挛缩,需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动作轻柔缓慢,避免暴力拉伸。重点活动踝、膝、髋等大关节,维持正常活动范围。可使用支具固定关节于功能位,预防畸形。

3.加强肌肉训练:残存肌力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通过抗阻运动、电刺激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完全瘫痪部位需通过器械辅助训练,刺激神经肌肉反射。核心肌群训练可改善坐姿平衡,减少脊柱代偿性侧弯。

4.改善排尿功能:脊髓损伤后常出现尿潴留或失禁,需定时导尿并逐步建立排尿反射。饮水计划需规律,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盆底肌训练可增强控尿能力,必要时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

5.关注心理状态:突发残疾易导致焦虑抑郁,需早期心理干预。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需求。康复目标需循序渐进,避免因急于求成产生挫败感。

康复过程中需根据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评估调整训练强度。营养摄入需均衡,保证蛋白质和纤维素供给。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器材使用前需专业人员指导,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