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瓣膜疾病是不是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2024.09.10 18:14

心脏瓣膜疾病确实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就如同心脏内的单向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当心脏瓣膜出现病变时,如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狭窄会使血液通过瓣膜受阻,增加心脏的负担;关闭不全会导致血液反流,影响心脏的有效射血。这些异常会逐渐引起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心脏会逐渐扩大、心肌变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疾病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其他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损害。例如,二尖瓣狭窄可能导致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又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栓脱落可能引起栓塞等严重后果。而且,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心脏长期处于异常的工作状态下,心肌的能量代谢和氧供需平衡也会被打乱,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速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等方法,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预防感染等,以保护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