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刮痧是补还是泄中医解释

2025.07.03 17:00

刮痧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泄法,通过刺激体表经络促进邪气外排,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刮痧以特制工具在皮肤表面反复刮拭,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痧象,这种操作本质是开泄腠理、驱邪外出的过程。中医认为痧是体内瘀滞或病邪外透的表现,通过刮拭可调动卫气运行,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对于实证如外感风寒、湿热内蕴或气滞血瘀,刮痧能明显缓解头身疼痛、胸闷腹胀等症状;而虚证患者可能出现刮后乏力,说明此法偏重于疏泄而非补益。

操作时需注意体质辨证,气血虚弱或皮肤破损者慎用。刮痧力度以潮红为度,避免过度损伤津液。施术后需避风寒,适当饮用温水促进代谢。不同部位对应脏腑功能,如背部刮痧侧重调节阳气,四肢则侧重通络。每周不超过两次为宜,配合艾灸可缓解刮后耗气。孕妇腰骶部、凝血障碍者禁用,空腹或酒后亦不宜操作。正确运用刮痧能有效调节机体平衡,但需结合整体状态判断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