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后恶露怎么清洗

2025.04.10 08:07

产后恶露的清洗需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温水、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保持外阴干燥,具体分析如下:

1.注意个人卫生:产后恶露期间,个人卫生尤为重要。每天应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清洗时应从前向后,防止细菌感染。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将细菌带入生殖道。定期更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减少细菌滋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恶露排出。

2.使用温水:清洗外阴时,应使用温水,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皮肤。温水有助于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减少不适感。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搓洗,以免损伤皮肤。温水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外阴部干燥。温水的使用有助于缓解产后不适,促进伤口愈合。

3.勤换卫生巾:产后恶露期间,应勤换卫生巾,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片卫生巾。卫生巾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产品,减少细菌滋生。更换卫生巾时,注意手部清洁,避免将细菌带入生殖道。勤换卫生巾有助于保持外阴部干燥,减少感染风险。定期更换卫生巾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4.避免盆浴:产后恶露期间,应避免盆浴,以免污水进入生殖道,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使用淋浴,保持外阴部清洁。淋浴时,水温应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淋浴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外阴部,保持干燥。避免盆浴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促进产后恢复。

5.保持外阴干燥:产后恶露期间,保持外阴部干燥非常重要。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外阴部,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裤,减少外阴部潮湿。保持外阴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产后恢复。

产后恶露的清洗和护理是产后恢复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清洗方法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身体恢复。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保持外阴部干燥。定期更换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裤,减少细菌滋生。避免盆浴,使用温水清洗,有助于缓解产后不适,促进伤口愈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产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