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怎样判断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

2025.09.02 16:43

阴虚和阳虚是中医常见的两种体质类型,判断时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和生活习惯综合分析。阴虚主要表现为阴液不足,体内虚热;阳虚则是阳气不足,体内虚寒。两者症状不同,调理方法也截然相反,准确辨别才能对症调养。

阴虚的典型表现包括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这类体质容易因熬夜、辛辣饮食或情绪焦虑加重。阳虚则以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舌淡胖有齿痕为特征,常因贪凉、过度劳累或久病耗伤阳气导致。观察自身长期的身体反应是关键,比如是否常年怕冷或怕热,是否容易上火或腹泻。舌象和脉象也能提供重要线索,阴虚者舌质偏红,脉细数;阳虚者舌质淡白,脉沉迟。

辨别体质时需避免简单套用单一症状。部分人群可能阴阳两虚,症状复杂,需专业中医师结合四诊综合判断。自行调理时,阴虚者可适当食用银耳、百合、梨子等滋阴食物,避免辛辣燥热之物;阳虚者宜选择生姜、羊肉、桂圆等温补食材,忌生冷寒凉。误判体质可能导致调理适得其反,如阳虚者误服清热药会加重寒象。长期不适或症状混杂者,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