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抗病毒十年了该怎么办

2025.09.25 16:46

乙肝抗病毒治疗十年后,需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后续治疗方案。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病进展,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疗效下降或肝纤维化等情况,需通过全面评估决定是否继续原方案、更换药物或联合治疗。定期复查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影像学及纤维化指标至关重要。

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重点关注病毒学应答情况。若乙肝病毒DNA持续低于检测下限、肝功能稳定且无显著纤维化,可继续当前治疗并密切监测。若出现病毒反弹、耐药突变或肝纤维化进展,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换用强效低耐药药物如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或联合用药。对于肝硬化患者,即使病毒控制良好,也需终身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风险。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诱发病毒反弹甚至肝衰竭。每3-6个月复查乙肝病毒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肝弹检测或肝活检评估纤维化程度。注意药物副作用,如肾功能或骨代谢异常,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熬夜及滥用药物,减轻肝脏负担。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规范管理和科学随访,可最大限度控制病情,改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