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硬化传染的途径有哪些

2025.09.25 16:46

肝硬化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某些导致肝硬化的病因可能通过特定途径传播。明确区分肝硬化与传染性病因是关键,避免因误解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常见病因之一,其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例如,输入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等行为均存在感染风险。母婴传播多见于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亲血液或体液,而性传播概率相对较低但不可忽视。长期酗酒、代谢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能导致肝硬化,但这些因素与传染无关,属于个体健康管理范畴。

预防传染性病因引发的肝硬化需针对性阻断传播链。接种乙肝疫苗是有效手段,尤其对新生儿和高风险人群。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剃须刀可减少血液暴露风险。肝炎病毒携带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非传染性肝硬化患者则需控制基础疾病,如戒酒、管理体重或调节免疫。公众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医学知识,避免将肝硬化与传染性疾病混淆,同时消除对患者的歧视心理。科学认知与规范防护相结合,才能有效降低肝硬化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