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月经期间的用药禁忌

2025.06.18 15:38

月经期间需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慎用抗凝药物、不宜服用寒凉性质中药、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减少对胃肠道刺激性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可能加剧子宫收缩和出血量,导致经期延长或血量异常增多。此类药物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作用,但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处于脱落状态,过度活血可能干扰生理性止血机制。部分中药如当归、川芎等虽具调经作用,但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2.慎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增加经期出血风险。月经本身伴随子宫内膜血管破裂,若叠加抗凝作用,易引发贫血或出血不止。必要使用时需严格监测出血情况,并遵医嘱调整剂量。

3.不宜服用寒凉性质中药:寒凉药性可能引起子宫血管收缩,加重痛经或导致经血排出不畅。中医理论认为,经期气血应保持通畅,寒凉药物如黄连、栀子可能阻滞气血运行,引发血瘀或经期不适。体质虚寒者更需避免。

4.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能干扰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平衡,影响月经周期规律性。例如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可能造成撤退性出血或周期紊乱。长期使用激素需评估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5.减少对胃肠道刺激性药物:月经期间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胃肠黏膜易受刺激,若叠加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诱发恶心、腹痛或消化道出血。建议选择肠溶制剂或饭后服用,必要时暂停使用。

月经期间用药需结合个体体质及症状,优先选择温和的替代方案。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长期影响需由专业人员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