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急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2025.09.11 17:28

小儿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该病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常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需及时诊治以避免并发症。

小儿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与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后1-3周出现症状。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茶色尿或肉眼血尿,部分患儿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诊断需结合尿常规红细胞、蛋白尿、血液检查补体C3降低及链球菌抗体检测。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限制盐分摄入、控制血压,严重时需短期使用利尿剂或降压药。多数患儿2-4周内水肿消退,但尿液异常可能持续数月。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尿量、颜色及水肿情况,每日测量血压。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饮食需低盐优质蛋白,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链球菌感染期间需彻底治疗。若出现头痛、呕吐、尿量锐减或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直至完全正常。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疫苗接种需咨询医生。多数患儿可完全康复,但少数可能转为慢性,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