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如何判断是不是心肌缺血

2024.10.12 11:00

心肌缺血可通过症状表现、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学检查等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表现: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胸痛通常为压榨性或紧缩性,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休息或含服硝甘后可缓解。但部分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痛、咽部紧缩感等。

2.心电图检查:这是诊断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会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或低平、QT间期延长等改变。但心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心肌缺血,有时需要多次复查或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3.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肌的运动情况。心肌缺血时,可能会出现局部心肌运动减弱、不协调等表现。但心脏超声对于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

4.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病因的金标准。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有无狭窄及狭窄的程度和部位。但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

5.心肌酶学检查:心肌缺血严重导致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会发生坏死,释放出心肌酶。检测血液中心肌酶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水平升高,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但对于单纯的心肌缺血可能不敏感。

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