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感冒咳嗽咳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2.17 13:39

感冒咳嗽咳出血可能是咽喉部黏膜损伤、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咽喉部黏膜损伤:感冒时频繁咳嗽会使咽喉部黏膜受到剧烈震动,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咽喉部较为脆弱,干燥、炎症刺激等因素会加重这种情况。如果是这种原因,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为痰中带有血丝。患者需要多喝温水,保持咽喉部湿润,避免过度用嗓,减少咳嗽的频率。同时,积极治疗感冒,随着感冒症状的缓解,咽喉部黏膜也会逐渐修复。

2.支气管炎:感冒可能引发支气管炎,炎症会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剧烈咳嗽时容易导致黏膜下的血管破裂出血。患者除了咳嗽出血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在治疗上,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减轻咳嗽症状,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损伤。

3.肺炎:当感冒病情加重发展为肺炎时,肺部组织受到炎症侵袭,肺泡和毛细血管受损。咳嗽时肺部压力增大,容易使血管破裂出血。肺炎患者除咳血外,还会有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肺炎需要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细菌性肺炎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感冒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结核菌会破坏肺部组织,导致肺部血管破裂出血。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一旦怀疑是肺结核,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痰涂片、胸部X线等检查确诊,确诊后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治疗周期较长,通常为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5.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支气管壁结构遭到破坏,变得脆弱且容易变形。感冒咳嗽时,由于支气管内压力变化,容易导致扩张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平时就可能有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的症状,咯血可反复发生。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感冒期间要积极控制感染,避免病情加重。平时要注意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在出现感冒咳嗽咳出血的情况时,不要惊慌,但也不能忽视。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出血。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如胸部CT、血常规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