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针灸地方肿了是怎么回事

2024.07.16 12:06

针灸后局部肿了,可能是针刺时刺破小血管导致出血、针刺手法较重、患者对针刺过于敏感、局部感染、留针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针刺时刺破小血管导致出血:在进行针灸时,可能会不小心刺破局部的小血管,引起血液在皮下积聚,从而导致肿胀。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若肿胀较明显,可在24小时后热敷,以促进瘀血吸收。

2.针刺手法较重:如果针灸时手法较重,可能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导致肿胀。此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针灸部位。

3.患者对针刺过于敏感:有些患者可能对针刺反应较为强烈,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等不适。可先观察,若肿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4.局部感染:如果针灸时消毒不严格或针灸后不注意局部卫生,可能会引发感染,导致肿胀、疼痛甚至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保持局部清洁。

5.留针时间过长:留针时间过长可能会使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刺激,引起肿胀。应根据病情合理控制留针时间。

针灸后出现局部肿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肿胀持续不缓解、伴有疼痛加剧、发热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针灸师,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经验的针灸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并且在针灸后要注意保持针灸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遵医嘱进行后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