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治疗过敏的药物一般有什么

2025.03.18 09:24

治疗过敏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缓解过敏症状,如抗组胺药主要用于减轻瘙痒、打喷嚏和流鼻涕,皮质类固醇则用于控制炎症反应,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助于缓解哮喘和鼻塞,肾上腺素则用于紧急处理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和氯苯那敏,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常用于缓解急性过敏症状。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镇静作用较弱,适合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和布地奈德,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慢性过敏性疾病。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通过阻断白三烯的作用,缓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药物,通过收缩血管和扩张支气管,迅速缓解严重的过敏反应。

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驾驶或操作机械时需谨慎使用。皮质类固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引起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肾上腺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