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病毒性肠胃炎要怎么治疗

2025.09.08 17:10

小儿病毒性肠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调整饮食减轻肠道负担、使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避免滥用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病毒性肠胃炎易导致呕吐腹泻,引发脱水风险。口服补液盐是首选,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轻度脱水时少量多次喂服,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避免直接饮用高糖饮料或纯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

2.调整饮食减轻肠道负担: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但需保证水分摄入。恢复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苹果泥等。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浓度。避免高脂、高纤维或乳糖含量高的食物。

3.使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特定益生菌能缩短腹泻病程,如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通过抑制致病菌繁殖、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发挥作用。需选择临床验证有效的菌株,按推荐剂量服用,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4.避免滥用抗生素:病毒性肠胃炎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抗生素无效且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仅当合并细菌感染时遵医嘱使用。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延长病程或引发耐药性。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呕吐频率、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减少、嗜睡或抽搐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婴幼儿病情进展快,尤其需关注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清洁,患儿用具单独消毒。接触排泄物后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未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婴幼儿康复后可考虑补种。病情反复或迁延不愈时需排查其他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