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2024.10.12 11:00

高血压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主要包括血压持续升高对肾脏的损害、肾小球内压增高、肾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以及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血压持续升高对肾脏的损害:高血压使肾脏长期处于高血流动力状态,导致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高血压还会使肾小球基底膜变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为降低血压,可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肾小球内压增高: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内压增高,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尿增多。长期蛋白尿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进而影响肾功能。控制血压是降低肾小球内压的关键,可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或ARB类,有助于降低肾小球内压。

3.肾动脉硬化: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使肾脏供血不足,影响肾脏功能。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措施有助于减缓肾动脉硬化的进程。

4.肾小管间质损伤:高血压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主要表现为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功能障碍。肾间质纤维化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控制血压、改善肾脏微循环、抗氧化应激等治疗有助于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

5.药物治疗的副作用:部分降压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如利尿剂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影响肾脏功能。在选用降压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肾功能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血压、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肾小球内压等,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