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足外翻是什么意思

2025.07.29 15:21

足外翻是指足部向外侧偏斜的状态,通常表现为脚踝和脚掌向外倾斜,导致足部的内侧抬高。此种情况可能影响步态,增加受伤的风险,并可能导致其他关节的负担加重。足外翻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如不当的鞋子选择、运动损伤或某些疾病。

足外翻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先天性足外翻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而后天性足外翻则可能与长时间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运动时的错误姿势、肥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足外翻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疼痛、疲劳和不适,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足外翻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疼痛,因为身体会为了适应这种不正常的足部姿势而改变运动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健康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预防足外翻的关键,鞋子应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和舒适性,避免高跟鞋和过于狭窄的鞋款。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足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稳定性,减少足外翻的风险。若发现足部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矫正鞋垫或手术等方式进行干预。定期检查足部健康,尤其是对于有家族病史或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足部的正常功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