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腹水说的是什么

2025.08.20 16:10

肝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腹腔内液体积聚,通常与肝硬化、肝炎、肝癌等肝脏病变密切相关。这种情况常常导致腹部膨胀、疼痛和不适,严重时可能影响到呼吸和其他生理功能。

肝腹水的形成主要与肝脏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有关。肝脏在代谢、合成蛋白质和清除毒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肝脏受到损害时,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腹腔。门静脉高压使得腹腔内的血管压力增高,也促使液体积聚。临床上,肝腹水的表现可能包括腹部明显膨胀、体重迅速增加、腹部触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在体检时,医生可能会发现腹部有液体波动感,甚至通过超声波检查确认腹腔内液体的存在。

在管理肝腹水时,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肝硬化患者,控制原发病、改善肝功能是关键。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可以帮助减少腹腔内液体的积聚。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腹水的变化。定期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可以缓解症状,减轻腹部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肝腹水患者在饮食上应保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以支持肝脏功能的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医生,监测肝功能和腹水情况,确保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肝腹水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