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肛门疼痛便血怎么治疗

2025.02.02 15:21

肛门疼痛便血可能是肛裂、痔疮、直肠息肉、直肠炎、直肠癌等原因导致的,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坐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针对原发病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患者常有典型的周期性疼痛,便血多为鲜红色,量少。治疗上,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可进行温水坐浴,清洁肛门,缓解括约肌痉挛。疼痛严重时可涂抹局部镇痛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对于经久不愈、症状严重的肛裂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肛裂切除术等。

2.痔疮: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导致的。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外痔常有肛门疼痛。对于症状较轻的痔疮,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如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运动、保持肛周清洁等。也可采用坐浴的方法,如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有消炎、消肿的作用。还可涂抹痔疮膏或塞入痔疮栓进行药物治疗。如果痔疮严重,经常脱出、出血量大,可考虑手术切除,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息肉表面可能因摩擦或炎症而出血,有时可伴有肛门坠胀、疼痛。较小的息肉可在内镜下切除,这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恢复快。如果息肉较大或者有恶变倾向,则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肠镜,以观察是否有息肉复发。

4.直肠炎:直肠炎是发生在直肠的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感染性直肠炎,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细菌性直肠炎可使用诺氟沙星等。同时可使用美沙拉秦栓剂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减轻炎症反应。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直肠黏膜的刺激。

5.直肠癌:直肠癌是发生于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患者除了有肛门疼痛、便血外,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症状。早期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可能需要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辅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治疗,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出现肛门疼痛便血的情况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等,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