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哪些

2024.10.12 11:00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和电生理特性。具体分析如下:

1.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指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心肌细胞中的自律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如窦房结细胞。其自律性的高低取决于舒张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最大舒张电位水平和阈电位水平。自动节律性使心脏能够有规律地跳动,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2.兴奋性:兴奋性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其兴奋性的变化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有效不应期长,这是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之一,保证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有利于心脏的充盈和射血。

3.传导性:传导性指心肌细胞能够传导兴奋的能力。心脏内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不同,其中浦肯野纤维最快,保证心室肌能同步收缩;房室交界最慢,形成房-室延搁,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再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4.收缩性:收缩性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收缩的能力。其特点包括同步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和对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大。同步收缩保证了心脏各部分的协调工作;不发生强直收缩有利于心脏的充盈;对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大,因为心肌细胞肌质网不发达。

5.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包括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主要由钾离子外流形成,动作电位分为快反应动作电位和慢反应动作电位。不同类型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态和形成机制有所不同。

心肌细胞的这些生理特性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搏动和泵血功能。协同作用使得心脏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保证了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氧气、营养物质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