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来月经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2025.09.02 16:43

月经期间脸色发黄可能与气血不足、肝脾功能失调或贫血有关。经期失血较多时,若身体未能及时补充营养,可能导致暂时性气血亏虚,从而影响面部血色,呈现暗黄或萎黄状态。中医认为肝郁脾虚时,代谢功能下降,毒素堆积也可能反映在面色上。

从生理机制来看,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轻微黄疸或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肤色变化。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或铁元素摄入不足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因缺铁性贫血会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使皮肤缺乏光泽。部分人群还可能因盆腔充血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营养吸收不良,间接引发面色问题。

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红枣等。避免过度节食或寒凉饮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经期应避免剧烈活动。若脸色发黄持续至经期后,或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就医检查血红蛋白、肝功能等指标,排除病理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也有助于改善气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