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方式有哪些

2024.11.25 13:0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式有临床症状评估、自身抗体检测、补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评估:临床症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非常重要。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红斑,典型的为蝶形红斑,横跨鼻梁和双侧脸颊。还可能有关节疼痛、肿胀,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手腕等小关节。另外,发热、乏力、口腔溃疡、脱发等也是常见症状。这些症状的综合评估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但仅凭症状不能确诊,因为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2.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关键意义。抗核抗体ANA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指标,几乎所有患者的ANA都呈阳性,但ANA阳性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较高,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其滴度升高往往提示病情活动。抗Sm抗体特异性非常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性抗体,虽然阳性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出现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3.补体检测:补体检测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补体C3、C4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常常降低,因为在疾病过程中,补体系统被过度激活而消耗。补体水平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在病情活动期补体水平可能显著下降,而在病情缓解期补体水平可能有所回升。但补体降低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疾病中,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4.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依据之一。皮肤活检对于有皮肤损害的患者意义较大,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等特征性改变。肾活检对于判断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非常关键,可发现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

5.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关节、心脏、肾脏等器官的情况,例如可以发现关节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胸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肺部病变,如胸膜炎、间质性肺炎等,这些肺部病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并不少见。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有帮助,可发现脑部的梗死、出血或炎症性病变等。

在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时,要认识到单一的检查结果不能确诊,需要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多方面进行判断。同时,不同的检查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需要谨慎解读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