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动脉血管狭窄应该怎么办

2025.08.11 14:18

脑动脉血管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介入手术放置支架、外科手术进行血管搭桥、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和运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脑动脉狭窄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同时使用降压药、降脂药稳定指标。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

2.介入手术放置支架:对于狭窄程度较高的患者,可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扩张血管并植入支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需持续服用抗凝药物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并定期复查评估效果。

3.外科手术进行血管搭桥:若狭窄部位复杂或介入治疗无效,可考虑开颅手术建立旁路血流通道。手术风险较高,需评估患者整体状况,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

4.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和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习惯可减缓血管病变进展。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通过脑血管造影、超声等检查追踪狭窄程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脑动脉狭窄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突发剧烈头痛、言语障碍等症状可能提示脑卒中,应尽快送医。治疗期间避免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或补品,与医生充分沟通用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