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潜阳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潜阳是指通过特定方法将上浮的阳气引归下元,使其回归本位以维持阴阳平衡的治疗理念。这一概念源自《黄帝内经》阳气者,烦劳则张的理论,主要针对因虚火上炎、阳气外越引发的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状,强调引导阳气回归命门、滋养根本的调节思路。

潜阳法的核心在于调整人体气机升降。中医认为阳气本应温煦下焦,若因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等因素导致虚阳浮越,需通过滋肾填精、镇肝熄风等治法引火归元。常用方剂如镇肝熄风汤、引火汤等,均含龙骨、牡蛎等重镇潜降之品,配合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药物,既沉降浮阳又固护真阴。外治法如艾灸涌泉穴,亦可通过经络传导引导阳气下行。临床常见于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阴虚阳亢证候的调理。

运用潜阳法需严格辨证。阳气外越有虚实之分,实火宜清泄,虚火宜潜降,误用可能损伤正气。阴虚明显者需配伍养阴药,避免单纯重镇耗伤阴液;兼脾虚者需佐以健脾,防止沉降药碍胃。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温燥之物,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孕妇及阳虚阴盛者慎用潜阳方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结合四诊调整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