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灌肠器怎么使用

2025.01.11 14:50

灌肠器的使用包括准备工作、选择合适体位、连接与润滑、插入肛管、控制灌肠液流速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准备工作:灌肠前要准备好灌肠器、灌肠液、毛巾等物品。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在39-41℃左右,接近人体体温。量根据具体需求而定,如清洁灌肠可能需要较多量。同时要确保灌肠器清洁干净且能正常使用,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避免在灌肠过程中出现漏液等情况。

2.选择合适体位:一般可采用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这个体位有助于灌肠液顺利流入肠道,利用重力作用使灌肠液在肠道内更好地分布。同时,该体位能让患者较为舒适,减轻腹部压力,也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3.连接与润滑:将灌肠器的肛管与盛有灌肠液的容器连接好。然后在肛管前段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如凡士林等。润滑肛管可减少肛管插入时对肛门和直肠黏膜的摩擦,防止黏膜损伤,使肛管更容易插入肠道。

4.插入肛管:操作者轻轻分开患者臀部,将肛管缓慢插入肛门。插入深度一般为7-10厘米。插入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边插入边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遇到阻力,不要强行插入,可稍作调整方向后再尝试插入,避免损伤肠道组织。

5.控制灌肠液流速:肛管插入合适深度后,开始缓慢打开灌肠器的开关,让灌肠液缓缓流入肠道。流速不宜过快,过快可能导致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一般控制在每分钟100-200毫升左右。在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表情、有无腹痛等情况。

灌肠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用品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如果患者在灌肠过程中出现剧烈腹痛、心慌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操作,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