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脐炎该如何治疗

2025.09.08 17:11

新生儿脐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消毒液处理创面、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时需切开引流。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脐炎治疗的基础是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或粪便污染。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脐周,并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减少细菌滋生环境。潮湿会延缓愈合,增加感染风险,需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或尿布。

2.使用消毒液处理创面:常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每日2-3次。消毒时从脐根向外螺旋式擦拭,避免重复污染。酒精可杀菌并促进干燥,碘伏对皮肤刺激较小,适用于敏感的新生儿皮肤。

3.外用抗生素药膏: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覆盖创面形成保护层。药膏能抑制细菌繁殖,加速炎症消退。涂抹前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用药后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4.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出现红肿扩散、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口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避免过量或不足。用药期间监测体温及精神状态,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5.严重时需切开引流:形成脓肿或坏死组织时,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术。清除脓液后放置引流条,定期换药至愈合。术后避免剧烈摩擦,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配合静脉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脐部变化,出现渗血、异味或持续红肿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涂抹偏方,防止加重感染。母乳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