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产前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2025.05.30 17:30

产前出血是妊娠期间阴道流血的现象,需根据病因及时诊断并干预,以保障母婴安全。常见原因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颈病变等,不同病因的处理方式差异显著,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诊断产前出血需首先评估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前置胎盘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色出血,超声可明确胎盘位置;胎盘早剥常伴腹痛、子宫张力增高,胎心监护可能出现异常。宫颈病变如息肉或糜烂可通过窥器检查发现,必要时行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胎儿监护,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胎儿窘迫。治疗需个体化:前置胎盘患者需绝对卧床,严重出血者及时剖宫产;胎盘早剥根据孕周及剥离程度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宫颈病变引起的出血可局部处理或延迟至产后治疗。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误诊漏诊,尤其警惕隐匿性胎盘早剥。孕妇出现出血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或性生活。医疗团队需密切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备血准备,预防休克或DIC。对于孕晚期出血,需评估胎儿存活能力,权衡期待治疗与终止妊娠的利弊。早产风险较高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所有处理均需遵循产科指南,确保操作规范,减少医源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