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2025.08.05 15:13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瓣膜的损害。风湿热通常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或扁桃体炎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该病症可以影响心脏的各个瓣膜,最常见的受累瓣膜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可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风湿热密切相关。感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攻击细菌,还可能误伤自身组织,尤其是心脏瓣膜。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复的风湿热发作会导致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形成不可逆的损伤。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表现。诊断通常依赖于病史、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生素预防感染、药物控制症状以及在严重情况下进行手术修复或置换受损瓣膜。

在管理风湿性心脏病时,定期随访和监测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预防性抗生素,以减少风湿热复发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已经出现心脏损害的患者,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也显得尤为重要。了解病情的进展和潜在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升生活质量。风湿性心脏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治疗,许多患者仍然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