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肠胃炎会大便稀

2025.02.15 09:47

肠胃炎导致大便稀主要是因为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炎症刺激、消化吸收不良、肠黏膜受损。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正常的蠕动节律被打乱,原本有序的消化和排泄过程出现异常。正常情况下,肠道会有规律地对食物进行混合、推进,使食物残渣逐步形成成型的粪便排出体外。但肠胃炎时,肠道蠕动可能加快或不规律,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水分来不及被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从而导致大便稀。

2.肠道菌群失调:健康的肠道内有大量有益菌,参与食物的分解、营养的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肠胃炎发生时,有害菌可能大量滋生,有益菌数量减少。这会影响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得食物的发酵和消化过程不正常。例如,一些未被正常分解的食物残渣会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阻止水分的吸收,进而造成大便稀溏。

3.炎症刺激:炎症会使肠道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这种炎症反应会刺激肠道黏膜分泌更多的黏液,黏液混入粪便中,增加了粪便的水分含量。同时,炎症还会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进一步干扰肠道正常的吸收和排泄功能,导致大便性状变稀。

4.消化吸收不良:肠胃炎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从而使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未被消化的食物进入肠道后,会增加肠道的负担,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例如,脂肪如果不能被完全消化,会在肠道内形成脂肪泻,使大便变得稀薄。

5.肠黏膜受损:无论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肠胃炎,都可能损伤肠黏膜。肠黏膜是肠道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重要结构,一旦受损,其吸收功能就会下降。而且受损的黏膜还可能出现渗出,渗出液混入粪便中,导致大便变稀。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