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判断宝宝有心脏病

2025.09.01 08:56

宝宝心脏病的判断依据包括呼吸急促或费力、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皮肤或嘴唇发绀、容易疲劳或活动量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急促或费力:正常新生儿安静时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若持续超过60次或伴随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凹陷,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异常。心脏泵血不足会导致肺部淤血,增加呼吸负担,尤其在哭闹或吃奶时症状加重。

2.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心脏异常可能影响全身供氧和代谢,导致吸吮无力、吃奶易中断或每次进食时间过长。长期摄入不足会造成体重低于同龄标准,每月增长不足600克需警惕。

3.皮肤或嘴唇发绀:动脉血氧饱和度不足时,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多见于口唇、甲床或耳垂。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会出现差异性发绀,如下肢青紫而上肢正常,与心脏畸形位置有关。

4.容易疲劳或活动量减少:心脏供血不足会使肢体末梢循环减弱,表现为手脚冰凉、活动后迅速疲惫。婴儿可能表现为睡眠时间延长、清醒时肢体动作减少,或抗拒爬行等日常活动。

5.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脏结构异常易引发肺循环淤血,支气管黏膜水肿后抵抗力下降,频繁出现肺炎或支气管炎,每年发作超过3次需排查心脏问题。

日常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避免剧烈哭闹加重心脏负荷,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若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听诊、超声等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