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白喉病是什么

2025.08.18 16:37

白喉病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呼吸道,尤其是喉咙和咽部。该病的特点是喉咙部位形成灰白色膜状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白喉病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白喉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通常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发咽喉部炎症,形成伪膜,严重时可导致气道阻塞。白喉病还可能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如心肌炎和神经系统损害。早期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热、乏力和吞咽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和声音嘶哑等情况。由于白喉病的潜在危害,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毒素,以控制感染和中和毒素的影响。预防方面,接种白喉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在面对白喉病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在流行期间佩戴口罩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几率。如果出现喉咙痛、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应及时接种白喉疫苗,以确保获得必要的免疫保护。白喉病的预防和治疗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