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开放性脊柱裂手术方法有哪些

2025.09.15 22:25

开放性脊柱裂的手术方法包括胎儿镜下脊柱裂修复术、产后开放性修复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脊髓栓系松解术、硬脊膜修补术。具体分析如下:

1.胎儿镜下脊柱裂修复术:胎儿镜下脊柱裂修复术是一种在妊娠期间进行的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插入内窥镜和器械,对胎儿脊柱裂进行修复。手术目的是减少脑脊液漏出,降低神经组织暴露风险,改善胎儿发育环境。该手术需在特定孕周进行,技术要求高,但能显著降低出生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

2.产后开放性修复术:产后开放性修复术是出生后进行的传统手术,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直接暴露脊柱裂部位进行修复。手术包括闭合神经管、重建硬脊膜和覆盖皮肤,防止感染和神经进一步损伤。术后需密切监测伤口愈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手术矫正畸形。

3.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合并脑积水的患者,通过植入分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降低颅内压力。手术可缓解脑积水引起的症状,如头围增大、呕吐等,但需定期检查分流管功能,避免堵塞或感染。该手术常与其他脊柱裂修复术联合进行。

4.脊髓栓系松解术:脊髓栓系松解术适用于脊髓受牵拉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切断异常粘连的纤维组织,解除脊髓束缚。手术可改善下肢运动、感觉及排尿功能,但需谨慎操作以避免神经损伤。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5.硬脊膜修补术:硬脊膜修补术旨在封闭脊柱裂处的硬脊膜缺损,防止脑脊液漏和感染。手术采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修补,确保硬脊膜完整性和脑脊液循环稳定。术后需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脑脊液漏风险,促进愈合。

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后康复和长期随访至关重要。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神经功能、监测脑脊液循环是恢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