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周围性神经损伤的症状

2025.08.11 14:18

周围性神经损伤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肌肉无力或萎缩、反射减弱或消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皮肤干燥或出汗异常、疼痛或灼烧感。具体分析如下:

1.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周围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麻木、刺痛或蚁走感。症状范围与受损神经支配区域一致,严重时可能出现感觉完全丧失。部分患者描述为戴手套或袜套样感觉障碍,提示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

2.肌肉无力或萎缩:运动神经纤维受损导致支配肌肉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动作困难、握力减退或步态异常。长期失神经支配可引起肌肉体积缩小,肉眼可见萎缩。例如桡神经损伤时手腕下垂,腓总神经损伤导致足下垂。

3.反射减弱或消失:周围神经参与深反射弧的传导,损伤后腱反射如膝跳反射或跟腱反射可能减弱甚至无法引出。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单纯反射变化不能确诊。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皮肤干燥或出汗异常:自主神经纤维受损影响血管舒缩和汗腺分泌,表现为皮肤温度异常、色泽改变或脱屑。严重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排尿障碍等,提示广泛性自主神经受累。

5.疼痛或灼烧感:神经损伤后异常放电可引发剧烈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刀割样或持续性灼烧感。痛觉过敏现象常见,轻微触碰即可诱发剧痛,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诊断需结合体格检查与辅助手段,明确损伤范围和程度。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挛缩或关节僵硬。饮食宜均衡,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修复。避免压迫或过度牵拉患肢,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