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黄芩与黄芪的区别

2025.08.28 15:54

黄芩与黄芪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虽然名称相近,但来源、功效和应用有明显区别。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症。黄芩含有黄芩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黄芪则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表虚自汗等虚证。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芪多糖和皂苷类物质,能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保护心血管。

使用黄芩时需注意其苦寒特性,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或腹痛。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影响胎元。黄芪虽为补益药,但过量可能引起上火,阴虚阳亢或实热证者不宜单独使用。两种药材不可混淆,辨证施治是关键,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部分人群可能对黄芩或黄芪过敏,初次使用应小剂量观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