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婴儿胀气应该怎么办

2025.08.27 08:31

婴儿胀气可通过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调整喂奶姿势减少空气吸入、拍嗝帮助排出胃部气体、热敷缓解肠道痉挛、母亲饮食调整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具体分析如下:

1.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将手掌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每次持续5-10分钟。动作需缓慢均匀,避免用力过度。按摩能刺激肠道蠕动,加速气体排出,同时缓解肠壁肌肉紧张。饭前或饭后半小时进行效果更佳,注意观察婴儿反应,若哭闹加剧需立即停止。

2.调整喂奶姿势减少空气吸入:喂奶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确保乳头或奶嘴完全充满乳汁。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喂奶角度控制在30-45度,喂食过程避免中断,减少吞咽空气的机会。

3.拍嗝帮助排出胃部气体:喂奶后竖抱婴儿,头部靠于肩部,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可分段进行。拍嗝能释放胃内积存的气体,降低胀气概率。若未拍出嗝,可让婴儿侧卧片刻再尝试。

4.热敷缓解肠道痉挛:使用40℃左右的温热毛巾敷于腹部,时间不超过15分钟。温度需以手腕内侧测试为准,避免烫伤。热敷能放松肠道平滑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胀气疼痛。操作时避开肚脐,每日不超过3次。

5.母亲饮食调整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母乳喂养期间减少豆类、洋葱、乳制品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中的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肠道,增加产气风险。保持饮食清淡均衡,逐步排查可疑食物并观察婴儿症状变化。

胀气期间避免过度喂养,每次喂奶间隔不少于2小时。哭闹时不宜立即喂食,防止加重肠道负担。若伴随呕吐、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记录胀气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便于排查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