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喘证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2025.03.11 11:56

喘证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外邪侵袭、痰饮内阻、肺气虚弱、肾不纳气、情志失调。具体分析如下:

1.外邪侵袭:外邪如风寒、风热等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宣,气道不畅,引发喘证。外邪通过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首先犯肺,肺主气司呼吸,外邪阻滞肺气,使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从而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外邪的性质不同,喘证的表现也有所差异,风寒外袭多表现为喘促气急,风热外袭则多见喘咳痰黄。

2.痰饮内阻:痰饮内停于肺,阻塞气道,影响肺气宣降,导致喘证。痰饮的形成多与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有关,痰饮内阻于肺,使肺气不得宣发,气道受阻,呼吸不畅,从而引发喘证。痰饮的性质不同,喘证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痰湿内阻多见喘咳痰多,痰热内阻则多见喘咳痰黄稠。

3.肺气虚弱:肺气不足,宣降失常,气机不畅,引发喘证。肺气虚弱多因久病体虚、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肺气不足则宣降无力,气机不畅,呼吸功能减弱,从而出现喘息、气短等症状。肺气虚弱者多见喘促无力,动则加重,伴有自汗、乏力等表现。

4.肾不纳气:肾气亏虚,不能摄纳肺气,导致气逆上冲,引发喘证。肾主纳气,肾气亏虚则摄纳无力,肺气上逆,呼吸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喘息、气短等症状。肾不纳气者多见喘促气短,动则加重,伴有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表现。

5.情志失调: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影响肺气宣降,引发喘证。情志失调多因忧思、恼怒等因素导致,气机郁滞,肺气不得宣发,呼吸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喘息、胸闷等症状。情志失调者多见喘促胸闷,伴有情绪波动、失眠多梦等表现。

喘证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喘证时,需根据具体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