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孕妇得了乙肝怎么办

2025.09.23 10:48

孕妇确诊乙肝后,需立即就医并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乙肝病毒感染并非妊娠禁忌,但需通过规范监测、抗病毒治疗及新生儿免疫阻断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健康。现代医学已能有效控制乙肝病毒传播,孕妇无需过度恐慌,但必须严格遵循专业医疗指导。

妊娠合并乙肝的管理重点在于病毒载量监测和肝功能评估。孕中期需检测HBV-DNA水平,若病毒载量过高通常≥2×10⁵IU/mL,建议在孕24-28周启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如替诺福韦酯具有高安全性和强效抑制作用。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双重阻断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1%以下。母乳喂养在新生儿完成免疫接种后通常安全,但若母亲存在乳头皲裂或出血需暂停哺乳。

注意事项包括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方案。孕期需警惕黄疸、乏力等异常症状,及时排查肝炎活动。饮食应清淡高蛋白,避免肝毒性药物。分娩方式依据产科指征决定,剖宫产并非降低传播的必要手段。产后仍需随访母婴健康状况,儿童需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并检测抗体。医疗废弃物如血渍需严格消毒,家庭接触者应接种疫苗。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