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胰腺炎怎么确诊

2025.01.11 14:43

胰腺炎的确诊主要依靠症状、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腹痛是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疼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常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典型症状,需要考虑胰腺炎的可能,但仅凭症状不能确诊。

2.血液检查:血清淀粉酶是诊断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发病后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血清脂肪酶升高较淀粉酶稍晚,持续时间较长,对就诊较晚的患者有诊断价值。血液检查还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等异常情况,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3.尿液检查:尿淀粉酶也会升高,一般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虽然尿淀粉酶升高对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但特异性不如血清淀粉酶。

4.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是初步筛查胰腺炎的方法,可以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情况,但有时会受到肠道气体干扰。CT检查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能够准确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有无坏死及渗出等情况,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RI对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5.腹腔穿刺: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腹腔穿刺有一定意义。如果穿刺液中淀粉酶含量很高,对胰腺炎的诊断有较大支持作用。但腹腔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在诊断胰腺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各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解读。同时,要注意与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急性肠梗阻等相鉴别,以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