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形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自身免疫、药物因素、胆汁反流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凭借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从而引发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等。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2.饮食因素:长期食用粗糙、过冷、过热、过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或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胃黏膜造成反复刺激,使胃黏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进而发展为慢性胃炎。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量进餐。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胃黏膜细胞,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慢性胃炎。对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B12等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从而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慢性胃炎。如果病情允许,可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使用,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5.胆汁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胆汁可反流入胃,胆汁中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内,引起胃黏膜炎症。治疗上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以减少胆汁反流。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
相关推荐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的是一个相对于非萎缩性胃炎来说,它是胃粘膜固有腺一个萎缩所造成...
2019-09-19 19:46:44 786次点击
怎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萎缩、数目的减少、胃黏膜变薄,伴或不伴有肠...
2019-12-05 09:58:53 467次点击
急性胃炎会转化成慢性吗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没有关系,并不是急性胃炎没有治疗好以后,就会转化成慢性胃炎,因...
2020-03-30 17:04:15 366次点击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哪些食物对疾病的恢复有利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该多吃哪些食物对疾病的恢复有利。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平日里建...
2019-07-02 09:27:45 248次点击
慢性胃炎助消化类的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慢性胃炎助消化类的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对于伴有腹胀食欲缺乏这之类的消化不良的患...
2019-07-02 09:45:56 301次点击
暴饮暴食会不会形成慢性胃炎
暴饮暴食会形成慢性胃炎。因为暴饮暴食会对胃黏膜造成很大的伤害,胃部也会因为负担过...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有哪些不同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主要是病程长短以及粘膜的表现不同。急性胃炎的患者发病较急,...
造成慢性肾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慢性肾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肾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脏不能产生足够的促红...
慢性胃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不同的病因所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
慢性肠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肠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慢性肠胃炎是由于胃黏膜和肠粘膜发生炎症,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