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椿白皮是香椿树还是臭椿树

2025.07.07 09:28

椿白皮来源于香椿树而非臭椿树。香椿与臭椿虽名称相近且外形相似,但二者科属不同,药用价值差异显著。传统中医药明确以香椿树的树皮或根皮入药,称为椿白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泻等功效,而臭椿树皮未被收录于主流本草典籍。

香椿Toonasinensis属于楝科,其树皮含挥发油、鞣质及苦味素等活性成分,常用于治疗泄泻、痢疾及妇女带下等湿热证候。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椿木皮治赤白久痢,特指香椿。臭椿Ailanthusaltissima为苦木科植物,树皮虽有民间零星应用,但因其气味刺鼻且可能含毒性成分如苦木素类,未被传统医学体系采纳。现代香椿皮提取物对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而臭椿皮多用于杀虫或工业用途,两者不可混淆。

使用椿白皮时需严格鉴别原料来源。香椿嫩叶可食用,但树皮需经炮制去除杂质;臭椿全体具毒性,误用可能导致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采集时应观察叶片特征,香椿叶为偶数羽状复叶,有香气;臭椿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揉搓后有臭味。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采伐不明树种。孕妇及体质虚寒者慎用椿白皮制剂,防止加重体虚或引发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