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三七茎是什么样子

2025.07.09 08:32

三七茎呈圆柱形,表面多为绿色或紫红色,带有纵向棱纹,质地脆嫩易折断。茎部通常直立生长,高度在20-60厘米之间,分枝较少,顶端簇生掌状复叶,茎节处可见环状托叶痕。新鲜茎秆断面常渗出淡黄色汁液,干燥后茎皮会呈现纤维状剥离特征。

三七茎的形态与其生长阶段密切相关。幼苗期茎秆纤细柔软,随着植株成熟逐渐木质化,基部直径可达0.5-1厘米。茎表面分布着稀疏的白色短绒毛,尤其在幼嫩部位更为明显。茎内部中空结构明显,横切面可见放射状排列的维管束。在云南文山等主产区,茎秆的紫红色程度常被作为判断皂苷含量的参考指标之一,颜色越深通常表明活性成分积累越多。雨季生长的茎秆节间较长,而旱季生长的茎秆节间紧凑,这种特征对判断采收时机具有参考价值。

接触新鲜三七茎时需注意其汁液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茎秆表面的棱纹数量与品种相关,五加科植物特有的茎纹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栽培过程中茎秆出现异常弯曲或斑点,可能提示根腐病或炭疽病感染。药用时多采用两年生以上植株的茎基部,该部位皂苷类物质浓度较高。茎秆采收宜在晴天进行,避免潮湿状态下操作导致有效成分流失。茎皮与髓部的比例会影响药材粉碎效果,加工时需根据用途调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