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寄生虫病需要怎么治疗

2025.09.25 16:46

寄生虫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寄生虫种类、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采用药物驱虫为主,必要时结合手术或其他辅助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和规范用药是治愈的关键,同时需重视预防复发和传播。

治疗寄生虫病首先需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检查包括粪便检测、血液化验或影像学检查。针对不同寄生虫,临床常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硝唑、吡喹酮等,这些药物通过干扰寄生虫代谢或破坏其结构发挥作用。对于肠道寄生虫,口服药物通常足够;而组织内寄生虫如囊尾蚴病可能需要长疗程用药。严重感染引发胆道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联合外科手术解除病灶。部分寄生虫病如疟疾需紧急治疗以防重症化,用药方案需考虑寄生虫耐药性和个体差异。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某些寄生虫病需重复用药确保彻底清除。

治疗寄生虫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胃肠不适等副作用,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反馈医生。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调整方案,避免影响发育或致畸。预防方面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接触疫水时做好防护。疫区居民建议定期筛查,接触动物后及时洗手。治疗期间患者的排泄物需消毒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导致传播。治愈后仍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防止重复感染。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