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颈糜烂是HPV吗

2025.05.16 08:20

宫颈糜烂不是HPV感染。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生理现象,指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替代了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使宫颈外观呈现红色颗粒状。这种现象多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并非疾病,更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无直接关联。HPV感染则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可能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属于病毒性感染,与宫颈糜烂的本质完全不同。

宫颈糜烂曾因名称中的糜烂二字引发误解,过去常被误认为病理状态。现代医学已明确,宫颈糜烂多数属于生理性改变,尤其在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女性中更为常见。而HPV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细胞异常增生。两者在病因、机制及临床意义上均有显著差异。诊断时,医生可通过妇科检查初步判断宫颈外观,但需结合HPV检测、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等进一步区分。若宫颈糜烂伴随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可能与炎症或其他病变相关,需针对性处理。

宫颈糜烂无需过度治疗,尤其无不适症状时,定期观察即可。但HPV感染需高度重视,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女性应避免将两者混淆,若出现异常症状,如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HPV感染风险,而宫颈糜烂的生理性变化通常无需干预。科学认知差异,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医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