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流脓该怎么办

2025.06.30 16:16

耳朵流脓需及时就医检查清理脓液、避免自行掏挖或沾水、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治疗伴随的发热或疼痛症状、保持耳道干燥通风。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清理脓液:耳朵流脓可能由中耳炎或外耳道感染引起,需由专业医生检查处理。医生会使用专用工具清理脓液,避免堵塞耳道加重感染。严重时需进行脓液培养以确定致病菌,指导后续治疗。清理后可能需放置引流条促进分泌物排出。

2.避免自行掏挖或沾水:流脓期间严禁用棉签或手指掏挖耳道,以免损伤黏膜或将病菌带入深处。洗头洗澡时用防水耳塞或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污水进入。游泳或潜水等活动需暂停至痊愈。若耳道瘙痒也不可抓挠,避免继发感染。

3.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医生会根据感染类型开具抗生素滴耳液,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时侧卧使患耳朝上,轻拉耳廓使药液流入,保持姿势3分钟。若鼓膜穿孔需改用无耳毒性药物。严格遵循用药周期,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

4.治疗伴随的发热或疼痛症状:感染可能引发耳痛、头痛或发热,可遵医嘱口服解热镇痛药。儿童高热需警惕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耳部肿胀明显时可冷敷缓解,但禁止热敷以免炎症扩散。若出现眩晕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复诊。

5.保持耳道干燥通风:流脓期间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耳塞。睡眠时尽量侧卧使患耳朝下,利于分泌物引流。室内湿度较高时可使用除湿机。痊愈后定期复查耳道,避免耵聍堆积引发再次感染。

耳朵流脓期间禁止用力擤鼻涕,防止病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婴幼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减少呛奶导致逆行感染。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需及时评估鼓膜状况。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脓液性状变化,记录症状反馈给医生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