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双侧额叶多发腔隙性什么脑梗死

2025.09.28 17:07

双侧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脑额叶区域出现多个小面积缺血性病灶。这类梗塞通常由小动脉硬化或微血栓引起,病灶直径多在3-15毫米之间,属于缺血性卒中的特殊类型。由于额叶负责高级认知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或情绪调节异常等症状。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血管壁损伤有关。微小动脉玻璃样变或脂质沉积会造成管腔狭窄,最终引发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影像学检查中,MRI的DWI序列对早期病灶最敏感,可清晰显示点状高信号。虽然单个腔隙灶症状较轻,但多发灶可能产生累积效应,尤其当双侧额叶受累时,可能影响计划能力、决策判断等复杂功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步态异常或假性延髓麻痹等神经系统体征。

预防和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尤为重要。急性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指征,康复期应结合认知训练与肢体功能锻炼。饮食上建议采用低盐低脂的地中海饮食模式,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若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或性格改变,需及时复查头颅影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时,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夜间打鼾严重者建议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排除缺氧诱因。